樹脂基復合材料因高強度、低密度、耐腐蝕等優(yōu)點,在航空航天、汽車、風力發(fā)電等領域廣泛應用。然而,其在交變應力作用下易發(fā)生疲勞破壞,影響結構安全與壽命。疲勞行為受微觀結構、界面特性、纖維分布等因素影響,且損傷模式復雜,研究其疲勞性能意義重大。
目前,單軸拉伸、三點彎曲等傳統疲勞測試方法雖能提供基礎數據,但模擬實際工況能力有限。原位SEM、聲發(fā)射等新技術可實時監(jiān)測損傷演化,為研究提供新手段。然而,復合材料疲勞性能預測困難,測試標準和規(guī)范尚不完善,多軸應力、非線性加載、環(huán)境耦合等復雜因素模擬仍是挑戰(zhàn)。
本文科準測控小編綜述現有疲勞測試方法,探討關鍵影響因素及作用機制,介紹測試技術創(chuàng)新進展,并展望未來發(fā)展方向,旨在為樹脂基復合材料疲勞性能研究和應用提供參考,推動其在gao端工程領域的可靠應用。
一、測試原理
樹脂基復合材料疲勞測試原理是通過對材料施加循環(huán)載荷,模擬實際使用中的交變應力環(huán)境,觀察其在多次加載過程中的損傷累積和性能退化情況,從而評估材料的疲勞壽命和耐久性。
二、測試相關標準
GB/T 35465《聚合物基復合材料疲勞性能測試方法》
三、測試儀器
1、電液伺服疲勞試驗機
2、液壓夾具
建議采用不小于50mm寬、75mm長的液壓夾具,以確保足夠的夾持面積和穩(wěn)定性。若測試過程中出現失穩(wěn)情況,則需采用防失穩(wěn)工裝,以避免試樣在夾持部位發(fā)生破壞,影響測試結果的有效性。
四、測試流程
步驟一、測試準備
1、試樣制備
試樣類型:根據實際需求選擇合適的試樣類型,如直條型、啞鈴型、四面加工型等。確保試樣尺寸符合標準要求。
試樣數量:選取至少12個試樣,分成4個應力(應變)水平進行試驗,每組3個有效數據。
2、設備檢查
疲勞試驗機:檢查試驗機的同軸度,確保滿足5%的要求。使用疲勞試驗機,確保其高剛度機架和對中度設計符合標準。
夾具:選擇不小于50mm寬、75mm長的液壓夾具,檢查夾具的固定情況,確保夾持牢固且無松動。
溫度監(jiān)測設備:安裝USB熱電偶輸入設備,確保其能夠實時監(jiān)測試樣表面溫度。
步驟二、試樣安裝
1、夾持試樣
將試樣安裝在液壓夾具中,確保試樣與夾具對中,避免偏載。
若試樣在夾持端出現破壞,則該試樣數據無效,需重新安裝試樣。
2、 對中度調整
使用對中環(huán)、靜ya軸承作動器、防扭轉裝置等輔助工具,調整加載鏈的對中度,確保其滿足ASTM E1012和NADCAP AC7122等標準的5級對中度要求。
3、加載參數設置
3.1 應力(應變)水平
根據材料類型選擇合適的應力(應變)水平:
玻纖增強材料:靜態(tài)拉伸強度或失效應變的75%、55%、40%、30%。
碳纖增強材料:靜態(tài)拉伸強度或失效應變的80%、65%、55%、45%。
設置應力(應變)比為0.1。
3.2 循環(huán)次數目標
第一個水平:10?循環(huán)次數。
第二個水平:10?循環(huán)次數。
第三個水平:5×10?循環(huán)次數。
第四個水平:1~2×10?循環(huán)次數。
步驟四、測試過程
1、啟動試驗
啟動疲勞試驗機,按照設定的加載參數進行循環(huán)加載。
實時監(jiān)測試樣表面溫度,記錄溫度變化。
2、溫度控制
若試樣溫度變化超過10°C,啟用散熱裝置。
若散熱裝置無法降低試樣溫度,降低試驗頻率。
使用樣品溫度自適應控制技術,將實時監(jiān)測的樣品溫度作為試驗頻率的反饋信號,自動調整頻率以控制溫度變化。
3、數據記錄
實時記錄試樣的加載循環(huán)次數、應力(應變)數據、溫度數據等。
若試樣在夾持端發(fā)生破壞,記錄該試樣數據無效,需重新進行試驗。
步驟五、測試結束
1、數據分析
分析各組試樣的疲勞壽命數據,計算平均值和標準差。
繪制S-N曲線(應力-循環(huán)次數曲線)和ε-N曲線(應變-循環(huán)次數曲線),評估材料的疲勞性能。
2、結果評估
根據測試結果,評估材料在不同應力(應變)水平下的疲勞壽命。
對比不同試樣類型和加載條件下的測試結果,分析其對疲勞性能的影響。
3、報告撰寫
撰寫測試報告,包括測試目的、試樣類型、加載參數、測試結果、數據分析和結論等內容。
以上就是小編介紹的樹脂基復合材料疲勞測試相關內容了,希望可以給大家?guī)韼椭?!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樹脂基復合材料疲勞斷裂特征、制備及性能測試實驗報告和疲勞斷裂特征,動態(tài)疲勞試驗機系列、廠家、力值使用范圍、動態(tài)有限元分析、應力應變曲線,電液伺服疲勞試驗機工作原理、說明書、結構、用途、伺服閥、工作流程、作動器和工作原理等問題,歡迎您關注我們,也可以給我們私信和留言,科準測控技術團隊為您免費解答!